头晕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头晕有狭义和广义两种概念范围,狭义的头晕是指空间定向受损,但无虚假或扭曲的运动感觉,不包括眩晕。广义的头晕是指因空间定向能力障碍所产生的不愉快感觉或运动错觉,包括眩晕、不稳感、晕厥前状态、精神性头晕等。本文主要讨论头晕的常见病因,采用的是广义头晕概念。眩晕是指虚假或扭曲的运动感觉,主要是由前庭功能异常产生,常见的眩晕原因如下:
1.前庭周围性眩晕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BPPV是老年人头晕的首位原因。老年人BPPV发生的危险因素有:头部创伤、衰老、偏头痛、内耳缺血、维生素D缺乏、骨质疏松、血钙水平增加、高尿酸血症等。老年人BPPV的治疗,除耳石复位和前庭锻炼外,可给予维生素D。
前庭神经病毒感染:包括前庭神经炎和前庭神经带状疱疹(Hunt综合征)。前庭神经遭受压迫:听神经瘤和桥小脑角其它占位病变可因对前庭神经的压迫或刺激而引起眩晕症状。
前庭阵发症:前庭阵发症(vestibular paroxysmia)是以血管组织压迫前庭神经导致局部神经异常放电而引起的阵发性眩晕发作。前庭阵发症治疗优选抗癫痫药,手术治疗不是优选方法。如果药物治疗无效,影像发现血管压迫神经,同时有桥小脑角囊肿时,可选择手术治疗。
2.中枢性眩晕
与外周性眩晕相比,由中枢病变所引起的眩晕往往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大,所以称中枢性眩晕为恶性眩晕。中枢性孤立性眩晕容易被误诊为周围性眩晕。美国急诊头晕患者诊断为周围性眩晕患者中,0.18%的患者在其后30天内发生中风。造成中枢性眩晕误诊的另一个原因是,脑梗死发病24小时之内,头颅MRI和DWI的诊断阳性率约为80%,即有20%的急性脑梗死在24小时内头颅DWI未显示出病灶。
前庭神经核受累:累及前庭神经核的缺血、出血、脱髓鞘炎症及其它病变均可导致眩晕症状的发生。
第四脑室底部小脑绒球小结叶受累:小脑小结病变会出现中枢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CPPV)。大多数患者伴有肢体或躯干共济失调症状。眼震方向与头运动方向一致。眼震持续时间可以为10余秒,靠眼震持续时间难以同BPPV鉴别。缺血、出血、肿瘤、偏头痛血管变化累及到小脑绒球小结则可出现CPPV。
后循环缺血累及脑干和小脑:后循环范围内发生缺血或梗死而累及中脑、桥脑和小脑的前庭结构均能引起眩晕。
大脑半球的前庭皮层病变:前庭皮层主要位于颞顶交界区、岛叶后区、上颞回、顶下小叶、额中回皮层。但是在临床上,大脑皮层前庭代表区毁损性病变并不引起眩晕。然而前庭皮层兴奋性病变可产生眩晕。
累及多个中枢前庭结构:偏头痛相关性眩晕可能累及多个前庭中枢环节所致。偏头痛相关性眩晕分为3种类型:①前庭性偏头痛(偏头痛性眩晕),在眩晕发作过程中有头痛或畏光、畏声。前庭性偏头痛中的前庭症状不完全是眩晕,眩晕出现率为69%,余以不稳感为主。②脑干先兆性偏头痛(基底型或基底动脉型偏头痛),脑干症状是先兆,包括眩晕,出现在头痛之前,至少伴有两项其它脑干症状。③良性阵发性眩晕主要发生在儿童,成人也有,眩晕呈发作性。这样的儿童成年后可转变为偏头痛。
3.眼源性眩晕
一些眼病也能引起眩晕,例如眼白内障手术后出现虹膜震颤,导致视网膜影像震颤,信号传递到脑而产生眩晕感。
4.颈性眩晕
颈性眩晕因为缺少客观诊断指标,临床上难以诊断。德国学者Brandt较近提出了新型的颈性眩晕新类型—急性颈部疼痛头运动诱发性眩晕,其特点如下:①出现急性颈部疼痛;②颈椎活动在一侧受限,剩余活动度为50%~90%;③头部快速运动诱发眩晕或头晕,持续1秒至数秒,而缓慢活动不诱发眩晕或头晕症状;④颈部疼痛消失后,旋转颈部不能诱发眩晕或头晕;⑤甩头试验阴性,无水平半规管病变。
阅读:中医如何看待眩晕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