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BPPV?都有哪些症状?
BPPV也就是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俗称“耳石症”,是较常见的外周性前庭疾病。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2007)、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学会(2008)、美国神经病学学会(2008)和Barany学会(2015)分别发表了BPPV相关的诊疗指南或标准指引。
随着眩晕诊疗实践的不断深入,新的临床证据、检查技术和治疗手段不断涌现,因此有必要对我国现有BPPV诊疗标准进行修订和补充。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组织国内专家多次研讨,在参考借鉴国外新的指南的同时,结合自身的临床经验和中国国情,制定出台了《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17)》,以期规范、完善国内BPPV的诊疗工作。
BPPV是一种相对于重力方向的头位变化所诱发的、以反复发作的短暂性眩晕和特征性眼球震颤为表现的外周性前庭疾病,常具有自限性,易复发。流行病学BPPV检查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诊断标准的不断完善导致不同时期的流行病学数据差异较大,目前为止报道的年发病率为(10.7—600)/10万,年患病率约1.6%,终生患病率约2.4%I。BPPV占前庭性眩晕患者的20%~30%,男女比例为1:1.5~1:2。0,通常40岁以后高发,且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呈逐渐上升趋势。
典型的BPPV发作是由患者相对于重力方向改变头位如起床、躺下、床上翻身、低头或抬头所诱发的、突然出现的短暂性眩晕(通常持续不超过1 min)。其他症状还包括恶心、呕吐等自主神经症状,头晕、头重脚轻、漂浮感、平衡不稳感以及振动幻视等。